东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大家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夺金时刻,那些站在领奖台的奥运健儿们手上拿的胜利花束是什么来头呢?

奥运会上,为获得奖牌的选手献上象征胜利的花束,是行之有年的传统。每届奥运花束的设计,也呼应着主办国的特色与文化。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及2018年平昌冬奥会,还曾因为讲求环保撤除胜利花束,改以木雕纪念品取代。而本届东京奥运会则是选择恢复胜利花束的传统,并且为这些具一格的花束赋予特殊的设计意涵。

东京奥运会的胜利花束选用了2011年日本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福岛、宫城、岩手三县的花材。那次地震造成至少2万人丧生或失踪,花材来源于这些重灾地,既是日本政府对灾后地方的扶持,更展现出当地从挫折中站起的强韧生命力,也希望藉此向曾经伸出援手的国际友人致谢。

01.蜘蛛抱蛋
具有宽阔的深绿色叶子的“蜘蛛抱蛋”作为整个花束的基底,与三色花材组成颁奖花束,整体呈现出阳光、向上的明亮色调。因其适应性强,极耐阴,不受大多数病虫害的影响,无需太多关照,具有生生不息的能力,因而又被誉为“Cast iron plant(铁打的植物)”。
02.龙胆花
龙胆花被誉为长寿之花,龙胆花在日本各个地方都有生长,但岩手县是其国内的龙胆花种植大县,自1960年代开始种植以来,如今,全日本60%的龙胆花都产于此处。
不管是在中文或是日语中,如果光说龙胆,往往指的是龙胆属的植物而不是龙胆(Gentiana scabra )这一种。龙胆花在日本很受欢迎,有着许多美丽的园艺品种。而东京奥运会花束选用的龙胆花来自于日本的岩手县。这种花甚至可以说是岩手县的“特产”。
龙胆花在日本极受欢迎,被称为长寿之花,既是敬年长者的专属花卉,也是日本秋花的代表。日本主要栽培的是一个比较高大的变种——虾夷龙胆(G. triflora var. japonica)。而岩手县八幡平市培育的龙胆品种“Ashiro Rindo”,是日本引以为豪的品种,远销海外。
03.洋桔梗
日本福岛县当年遭受2011年大地震重创,第一核电厂爆炸事故导致大多数居民被迫撤离。当年在核灾后初期检测发现,当地农作物辐射值过高不适合食用,种植鲜花则疑虑较低,因此有非营利组织尝试在当地种植洋桔梗,以协助经济复苏。

洋桔梗同属龙胆科,株高10-30厘米。叶对生,阔椭圆形至披针形,几无柄,叶基略抱茎;叶面蓝绿色,花瓣覆瓦状排列;花色丰富,有单色及复色,花瓣有单瓣与重瓣之分。
洋桔梗原产于美国南部至墨西哥之间的石灰岩地带,1834年,苏格兰植物学家托马斯·德拉蒙德(Thomas Drummond)在北美进行荒野考察,收集了几千份来自大草原和落基山脉的草本植物和苔藓标本寄回英国,这些标本就包括了洋桔梗。
因广泛分布于北美中部至西南部的大草原,洋桔梗最常用的一个英文名叫作prairie gentian(草原龙胆)。它的自然生长环境一般在河溪附近的湿润草地,不过它也可以忍受盐碱化的沼泽、河床和海岸。所以,洋桔梗也是一种“坚韧顽强”的植物。
洋桔梗的品种众多,从一开始的紫色单花,到如今颜色多变的多花重瓣玫瑰形品种。不过最多的还是各种切花品种,尤其是靠种子繁殖的切花品种,比起世界四大切花也毫不逊色(四大切花指月季、菊花、康乃馨、唐菖蒲)。
二战后的日本是世界洋桔梗育种的中心。1967年和1968年,日本育种者先后发现了白色和粉红色的突变体,为现代洋桔梗育种奠定了基础。1980年后日本种子公司迅速培育出洋桔梗F1代杂交种,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要切花之一。日本洋桔梗品种的显著特点是保质期长,品种变化大。
04.向日葵
向日葵是人们最熟悉的植物之一。它身材挺拔,颜值灿烂,人们赋予它许多文化意义。在梵高的画中,它代表着阳光、夏日、生命力;由于总是朝着阳光,还被人们解读为忠诚、拥护和热爱的代言。
每到夏季,宫城县大崎市就会变成黄色的海洋。在6万公顷的土地上,种植着大约42万株向日葵,这里是日本有名的“向日葵之丘”,也是各地游客的必去景点。
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向日葵花海的最佳观赏期,同期,宫城县还会举办“向日葵节”,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漫山遍野的向日葵,还能在特设的商店买到葵花籽油、葵花籽糖果、葵花籽冰淇淋等特产。
宫城的向日葵在大地震之前已经远近闻名,并非震后才栽种。但事实上,向日葵是不折不扣的“希望之花”。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一次爆炸,整个城市化为废墟,超过30万居民被迫离开,而在这一片废墟中,有一种植物盛开得异常鲜艳茂盛,那就是向日葵。
奥运胜利花束按平衡方式排列,现场及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到运动员手捧鲜花,都一样美丽。